0
客製化專區
經濟日報-媽咪里啦的手工餅乾會說話

媽咪里啦的手工餅乾會說話


本文共869字

2021/11/11 13:42
經濟日報 邱四珍

手工餅乾很療癒,不管對做得人或吃得人都是。不是工廠的制式規格品,每一片有著手作的溫度與個性。手工餅乾品牌「媽咪里啦」從菜市仔一路賣到五星級飯店,當年,它讓李家人重新奮起,如今再和著暖心的話語,一片片為你加油打氣。

媽咪里啦台北東區門市。 臺北市商業處/提供

(媽咪里啦台北東區門市。 臺北市商業處/提供)

媽咪里啦的創辦人李媽媽原本在市場擺攤,做過各種生意,後來轉而賣起書來,生意清淡的時候,李媽媽就翻看食譜書,跟著學做糕點,看到百貨公司的手工餅乾要價不斐,開始轉做手工餅乾。媽咪里啦最早的名字「媽媽李啦」(mamalia),就從她而來。

就像每個為自家小孩烘烤餅乾的媽媽一樣,李媽媽的手工餅乾下足了用料,巧克力豆、堅果、杏仁脆片…,灑得滿滿看得到更吃得到。只是,擺在菜市仔裡彷彿就是菜市仔命,明明真材實料卻被嫌貴。心疼母親的辛苦,女兒索性投入,轉推給咖啡廳與飯店,躍身五星級飯店下午茶點心,除了擁有實體店面,更成立自有工廠,憑藉靈活的客製能力再進攻婚禮喜餅市場。

滿溢巧克力香氣的苦甜巧克力;體貼養生族的雜糧燕麥;南瓜子及杏仁滿到炸出的瓦片……,因為李媽媽,手工餅乾不再高不可攀。而這些年,媽咪里啦持續推陳出新,一路研發了40多種口味。融合寶島特產的台茶18號紅玉與洛神花茶餅乾,以及以紅麴、薑黃、紫薯等6種天然食材做成的彩虹餅乾,呼應多元平權的台灣。

夾上祝福小卡,讓手工餅乾會說話。 臺北市商業處/提供

(夾上祝福小卡,讓手工餅乾會說話。 臺北市商業處/提供)

最近,媽咪里啦有了新的外文名字「Cookie Talks!」,店裡還針對盒裝餅乾設計了暖心服務,對應各種情境的祝福小卡,任客人選擇或自行留言,成為名符其實會說話的手工餅乾。這番新氣象,源自2021「台北造起來」店家再造計畫,背後的巧思其實來自10年前一段喜餅客製的因緣,一對新人希望在每個禮盒裡放入一張字條,字條上各寫著一句話,是新郎寫給新娘的情書,婚禮當天讓親友接力朗讀。

「別難過,讓你咬一口!」來自餅乾小卡上的一句話,不曉得當年李媽媽在為生計奮戰時,是不是也從手裡的餅乾獲得勇氣,瀟灑開懷的大口咬下去!

本文連結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7843/5883020


分享故事